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。扩大市场准入,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。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。
商务部数据显示,2022年,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6.8亿元,同比增长6.3%,保持稳定增长。代表委员表示,引资量质齐升背后,是外资捕捉到的更多投资机遇,要吸引外资,必须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。
吸引外资“增量提质”
商务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1月份,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276.9亿元,同比增长14.5%,实现“开门红”。中国吸引外资总量增加、结构优化的新特点,充分展示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发展投出的“信心票”。
“吸引和利用外资‘增量提质’良好局面来之不易。成绩的取得,源于我国完整的产业体系、超大规模的市场、稳定的社会大局、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等综合优势,也因为我国毫不动摇实施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高水平开放举措,切实保障了外资对安全、回报和市场的期盼。”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表示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指出,我国引资规模稳定增长、吸引外资结构持续优化,“除了世界500强企业外,加快国外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方面外资的进驻,也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。”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,我国吸引外资具有很多有利条件。一是市场规模大、产业配套全,给投资者的商业机会多。我国经济潜力大、韧性强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。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持续推进,产业结构升级、绿色转型加速、消费结构升级,都将带来更多发展新机遇,进一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。二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。我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改善工作,把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工作,持之以恒,常抓不懈,取得了明显成效,我国营商环境的国际排名迅速提升。
持续扩大市场准入
持续扩大市场准入,缩减负面清单是吸引外资的关键之举。
“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了扩大市场准入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、做好外资企业服务等重点工作,表明我国将在扩大开放、投资促进、优化环境等方面下更大力气,吸引外资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将进一步提升。”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、研究员崔卫杰说。
在坚持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方面,2022年,我国连续第六年缩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;把沈阳、南京、杭州、武汉、广州、成都6个城市纳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;2022年版《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》总条目比2020年版增长了近20%。
“外商投资企业反映由于配套制度不够完善,在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,比较突出的‘准入不准营’问题,以及投资自由化水平还不够高的问题,这两年都有所突破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表示。
隆国强认为,下一步要以服务业开放为重点,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。同时,持续做好外商投资产业的引导与鼓励,提升外商投资质量,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。突出高端制造业导向、技术与创新导向、绿色低碳导向,促进区域布局合理化。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区(港)在扩大开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,积极探索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的开放,加大压力测试的力度,不断提高监管能力与水平,以“管得好”支撑“放得开”。及时总结经验,复制推广。
优化营商环境
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,需牢牢抓住改善营商环境这个“牛鼻子”。
“近年来,政府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,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。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也越来越贴近投资者和企业,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变化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德勤中国主席蒋颖注意到,从今年1月至今,在外商投资领域有很多投资项目落地,说明外商对中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很有信心。
近一段时间,中央和地方多次强调营商环境的重要性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完善产权保护、市场准入、公平竞争、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,优化营商环境。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,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,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。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,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,恪守契约精神,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。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(2022—2035年)》也明确提出要持续优化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,激发市场活力。
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,针对外资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政府采购、招投标、标准制定等问题,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政策措施,保障外资企业平等参与。同时,建立健全各级跨部门投诉协调机制,提高投诉处理工作水平,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,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。